观博律师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
来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 发布时间: 1076天前 | 3329 次浏览 | 分享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已于2009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

  二○一○年一月十一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议庭职责的若干规定

法释〔2010〕1号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议庭的审判职责,充分发挥合议庭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合议庭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合议庭全体成员平等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和裁判,依法履行审判职责。



  第二条 合议庭由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随机组成。合议庭成员相对固定的,应当定期交流。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的,应当从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



  第三条 承办法官履行下列职责:

  (一)主持或者指导审判辅助人员进行庭前调解、证据交换等庭前准备工作;

  (二)拟定庭审提纲,制作阅卷笔录;

  (三)协助审判长组织法庭审理活动;

  (四)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制作审理报告;

  (五)案件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受审判长指派向审判委员会汇报案件;

  (六)制作裁判文书提交合议庭审核;

  (七)办理有关审判的其他事项。



  第四条 依法不开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全体成员均应当阅卷,必要时提交书面阅卷意见。


  第五条 开庭审理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应当共同参加,不得缺席、中途退庭或者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合议庭成员未参加庭审、中途退庭或者从事与该庭审无关的活动,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应当纠正。合议庭仍不纠正的,当事人可以要求休庭,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庭审笔录。


  第六条 合议庭全体成员均应当参加案件评议。评议案件时,合议庭成员应当针对案件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结果以及诉讼程序等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必要时,合议庭成员还可提交书面评议意见。

  合议庭成员评议时发表意见不受追究。


  第七条 除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外,合议庭对评议意见一致或者形成多数意见的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下列案件可以由审判长提请院长或者庭长决定组织相关审判人员共同讨论,合议庭成员应当参加:

  (一)重大、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案件;

  (二)合议庭在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有重大分歧的案件;

  (三)合议庭意见与本院或上级法院以往同类型案件的裁判有可能不一致的案件;

  (四)当事人反映强烈的群体性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