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博律师网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
来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 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发布时间: 1199天前 | 22746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五百三十四条 对于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已经达到犯罪程度,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
  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以及对强制医疗决定的监督,由负责捕诉的部门办理。



  第五百三十五条 强制医疗的申请由被申请人实施暴力行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检察院提出;由被申请人居住地的人民检察院提出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申请人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检察院提出。



  第五百三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应当制作强制医疗申请书。强制医疗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涉案精神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户籍地、公民身份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情况及处所等;
  (二)涉案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三)案由及案件来源;
  (四)涉案精神病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的事实,包括实施暴力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及相关证据情况;
  (五)涉案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包括有关鉴定意见和其他证据材料;
  (六)涉案精神病人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
  (七)提出强制医疗申请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第五百三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意见书,应当查明:
  (一)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二)涉案精神病人身份状况是否清楚,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出生年月日、职业和单位等;
  (三)涉案精神病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的事实;
  (四)公安机关对涉案精神病人进行鉴定的程序是否合法,涉案精神病人是否依法不负刑事责任;
  (五)涉案精神病人是否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
  (六)证据材料是否随案移送,不宜移送的证据的清单、复制件、照片或者其他证明文件是否随案移送;
  (七)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八)采取的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是否适当。



  第五百三十八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公安机关移送的强制医疗案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开展调查,调查情况应当记录并附卷:
  (一)会见涉案精神病人,听取涉案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意见;
  (二)询问办案人员、鉴定人;
  (三)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了解情况;
  (四)向涉案精神病人的主治医生、近亲属、邻居、其他知情人员或者基层组织等了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