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博律师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来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发布时间: 1076天前 | 1402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条 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或者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国际通报,应当认定为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通缉”

第六条 通过实施犯罪直接或者间接产生、获得的任何财产,应当认定为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规定的“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已经部分或者全部转变、转化为其他财产的,转变、转化后的财产应当视为前款规定的“违法所得”。
  来自违法所得转变、转化后的财产收益,或者来自已经与违法所得相混合财产中违法所得相应部分的收益,应当视为第一款规定的“违法所得”。


第七条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利害关系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对申请没收的财产主张权利的自然人和单位。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一条第二款、第二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利害关系人”是指前款规定的“其他对申请没收的财产主张权利的自然人和单位”。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制作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书。
  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二)案由及案件来源;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事实及相关证据材料;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被通缉、脱逃、下落不明、死亡的情况;
  (五)申请没收的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所在地以及已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清单和相关法律手续;
  (六)申请没收的财产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相关事实及证据材料;
  (七)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八)有无利害关系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姓名、身份、住址、联系方式;
  (九)其他应当载明的内容。
  上述材料需要翻译件的,人
  民检察院应当将翻译件随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第九条 对于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十日内审查完毕,并根据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属于没收违法所得申请受案范围和本院管辖,且材料齐全、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应当受理;
  (二)不属于没收违法所得申请受案范围或者本院管辖的,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
  (三)对于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不符合“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标准要求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撤回申请,人民检察院应当撤回;
  (四)材料不全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七日内补送,七日内不能补送的,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


第十条 同时具备以下情形的,应当认定为本规定第九条规定的“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