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博律师网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
来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 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发布时间: 1199天前 | 227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除本节已有规定的以外,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其他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四百九十二条 下列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二)被害人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
  (三)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四)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
  (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犯罪嫌疑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节规定的程序。
  犯罪嫌疑人在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前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无论该故意犯罪是否已经追究,均应当认定为前款规定的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



  第四百九十三条 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与犯罪嫌疑人和解。
  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第四百九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经犯罪嫌疑人同意,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第四百九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事项进行和解,并且可以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是否要求或者同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进行协商,但不得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等依法属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职权范围的事宜进行协商。



  第四百九十六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也可以经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同事、亲友等组织或者个人调解后达成和解。
  人民检察院对于本规则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的公诉案件,可以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并告知相应的权利义务,必要时可以提供法律咨询。



  第四百九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双方当事人是否自愿和解;
  (二)犯罪嫌疑人是否真诚悔罪,是否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数额与其所造成的损害和赔偿能力是否相适应;
  (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是否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
  (四)是否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