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博律师网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2019)
来源: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 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 | 发布时间: 1200天前 | 2279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三百九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移送全部案卷材料后,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公诉人需要出示、宣读、播放有关证据的,可以申请法庭出示、宣读、播放。
  人民检察院基于出庭准备和庭审举证工作的需要,可以取回有关案卷材料和证据。
  取回案卷材料和证据后,辩护律师要求查阅案卷材料的,应当允许辩护律师在人民检察院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



  第三百九十八条 公诉人在法庭上应当依法进行下列活动:
  (一)宣读起诉书,代表国家指控犯罪,提请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依法审判;
  (二)讯问被告人;
  (三)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
  (四)申请法庭出示物证,宣读书证、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播放作为证据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五)对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提出量刑建议及理由,针对被告人、辩护人的辩护意见进行答辩,全面阐述公诉意见;
  (六)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
  (七)对法庭审理案件有无违反法律规定诉讼程序的情况记明笔录;
  (八)依法从事其他诉讼活动。



  第三百九十九条 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应当客观、全面、公正地向法庭出示与定罪、量刑有关的证明被告人有罪、罪重或者罪轻的证据。
  按照审判长要求,或者经审判长同意,公诉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举证、质证:
  (一)对于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证据和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证据,一般应当单独举证、质证;
  (二)对于不影响定罪量刑且控辩双方无异议的证据,可以仅就证据的名称及其证明的事项、内容作出说明;
  (三)对于证明方向一致、证明内容相近或者证据种类相同,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证据,可以归纳、分组示证、质证。
  公诉人出示证据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方式出示、播放或者演示证据内容。
  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需要分开的,应当分别出示。


  第四百条 公诉人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鉴定人,出示物证,宣读书证、未出庭证人的证言笔录等应当围绕下列事实进行: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存在,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三)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结果,被告人犯罪后的表现等;

  (四)犯罪集团或者其他共同犯罪案件中参与犯罪人员的各自地位和应负的责任;

  (五)被告人有无刑事责任能力,有无故意或者过失,行为的动机、目的;

  (六)有无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有无法定的从重或者从轻、减轻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